略显古怪的是,《罗马》多次让我想起鲁迅,尤其是Cleo和孩子们共处的那些温馨场景。当鲁迅写阿长时,他写的正是少爷与奶妈/女佣间的温情;而当他写另一个女佣祥林嫂时,他写的是她的陷落及最终的死亡。可以将她们视作同一个类型的正反面,而鲁迅则是那个在回忆中、在“历史中间物”的幽暗意识中感激或忏悔着的主人阶级的少爷。回到《罗马》,当我们说它采取的是Cleo的视点时,这当然再正确不过了;但一旦将作者与文本的关系纳入考量,我们会意识这是一段自2018年回溯1970-1年的记忆。阿卡索暗藏玄机,将与Cleo最亲近的小男孩设置为一个可以“回忆未来“的人——他甚至有些过于急切,让这样的场景出现了两次。什么样的人才拥有”回忆未来“的能力呢?——阿方索自己。所以当小男孩说自己在年老时经历的恐怖的飞行经历时,他说的是阿卡索自己的历史意识——从始至终,只有他在回忆,也就只有他能将1970年代至今的历史感受为恐怖和邪恶。不妨这么说,摄影机呈现的视点认同是Cleo,而导演自身的位置被怪异地安放在了小男孩身上。
当历史来到2018的十字路口,世界每时每刻都似乎在孕育着更加惊人的动荡不安,我们看到了两部具有史诗野心的影片。但我并不喜欢《幸福的拉扎罗》,本质上的神话性使它沦为孱弱而虚幻的哲学背书;《罗马》不同,它是一则寓言——全球化发展到“帝国”阶段的墨西哥寓言。我对历史表征一向挑剔,而阿方索令人惊喜的地方首先在于他相当精准地回到了1970年代。1970年代,是奈格里和哈特认为资本主义/全球化由“帝国主义”阶段转向“帝国”阶段的关键期,是资本脱域和非物质生产(情感经济)开始踏上其吞并八荒征程的起点。它还以各种版本的1968(法国、日本、捷克,美国稍后的反文化运动)为症候。现在阿方索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墨西哥版本:一个由电影(《虎口脱险》、《蓝烟火》)、电视、日本武术构成日常性的版本。对我来说,全片最佳出现在那场郊外戏:
1971年的拉美,一个“全民教授”冲着一群流氓无产阶级讲授东方神秘学中的灵修、潜能和意志;后景是海,海的上空有飞机从他头顶飞过;这群无产阶级正为了奥运会集训日本武术,而他们下次现身是作为镇压左翼学运的打手。还有什么比这些荒诞却无比“真实”的情节更有力地揭示出“帝国”时代非物质生产的暴力性根源么?在这场戏里,它的场景和生动气韵让我不禁想到了费里尼。但这是费里尼拍不出来的戏,因为它有着近乎溢出的历史意识——詹明信说,只有第三世界的艺术家才会对历史自觉。
寓言必然走向历史表征,但须要经由个体事件,在《罗马》中这自然是Cleo具体的生命经验,其中被格外放大的是她生命经验中的阶级因素。齐泽克老师(齐泽克谈《罗马》:大多数人根本就没看懂)还是非常厉害,不过我觉得专栏限制了他的发挥。除了前脚说爱、后脚命令外,我想补充的一个细节来自她们度假归来后的客厅戏:电话铃响,Cleo接听后(电话是找女主人的),异常自然地在身上擦拭“干净”听筒......这个细节令我非常不安,它似乎意味着主奴划分不仅化作了主人的无意识,更不幸的成为了Cleo的无意识,即使在她刚刚救了主人家的孩子之后也依然如此,这意味着齐老师所谓“觉醒或崭新的Cleo”几乎是不可能的。
需要回到1971年6月10日,那一天怀孕的Cleo跟随主人来到家具店,同一天发生了科珀斯克里斯蒂大屠杀案(Corpus Christi Massacre);镇压者冲进了家具店,Cleo的昔日恋人赫然在列,他用枪指着Cleo和他俩未出生的孩子——这是一个多重的震惊时刻:毫无政治意识的女仆Cleo震惊于历史残酷的骤然降临,她也必然震惊于他的枪口;而他大概同样震惊于自己的枪口;而我们还将有另一重震惊,当得知孩子未生先死时。这所有的一切究竟体现出阿方索怎样的意图呢?是不是意味着在他的认知中,作为一个整体的无产阶级是不存在的,如果我们一定要寻求一种整体描述,那么它将是从道德、政治意识、身体,从这一代到下一代都无可救赎的。事实上,整部影片真正touch到我的正是这种深重的绝望和悲愤,而不是所谓的奉献与爱,后者不过是我们这个时代主人话语下的可耻道德。当阿方索让Cleo的孩子死去、让她说出自己本来就不想要这个孩子、让她冒死将主人家的孩子救出、让她拥抱着他们彼此说”我爱你“时,我相信他是要提醒我们这其中的残忍,就像他把已经逝去的半个世纪也视作残忍一样。
阿方索的摄影始终保持着节制,但影片的整体风格并不节制,他利用情节本身来表达戏剧性,这种戏剧性在有些时候甚至显得相当刻意。但一旦将历史想象为残忍史,第三世界的国族寓言家们不追求现代主义式的疏离,又有何不可呢?阿方索自身出身于中产阶级家庭,更是“帝国”阶段非物质生产(好莱坞)的直接受惠者,如此想来,对《罗马》的敬意似乎愈加增添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