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通过APS之后
1. 为什么隔了这么久才开始写?
前一段很多作业都到了DDL,忙着写作业。最近一周闲下来,有空可以思考人生了。
2. APS 该怎么复习?考什么了?
我是通信专业,选择的是英语审核。我想我只能说一下通信/电子该怎么准备考试。
- 把复习考试的题目全部扔掉,拿出PPT和教材。对照中英文成绩单,从后至前开始复习。**每一门课程都要看,不要忽略实验课程,同时要看一下课程的英文名字。**毕业的同学一定要着重复习一下毕设。我觉得大三的专业课尤其重要(通信原理,微波,天线,各类电路课程,电磁场,移动通信,数字交换技术,信息论与编码)。高数,普物之类的课程没时间可以不看,问到的几率很低。
- 关于我考到了什么题目这个问题,由于我考试当天签了保密协议,我不能说我考了什么题目。况且被问到的课程和考官个人喜好直接相关,不同考官可能千差万别。但是我当天被问到的问题都是非常基础且重要的问题。APS和绝大部分中国大学的考试都不太一样,有点像德国大学里的oral test。他考察的并不是你会不会做这道题目,而是这个知识点的基本原理,应用,这项技术的特点,与同类技术的优缺点。 这有些往往是不会印在教材和PPT上的,看你平常的积累怎么样了。
- 每门课不用准备太多,把整本书背下来明显是不现实的事情。准备3~5个知识点即可,抓住核心内容。我自己因为专业课都是使用英文教材,所以专业英语对我来说不是太大的问题。但是要确认专业词汇的话,维基百科是个不错的选择。
3. 建立课程框架
网上不止一个人都说要使用Xmind等软件,建立课程的思维导图。由于我比较穷(Xmind没有Mac的破解版),我所有课程都是自己手写的。借助这个过程,可以厘清所有课程的框架结构,组织好课程的逻辑结构。最后其实发现很简单,通信工程大学四年就是学模拟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所学的所有课程基本上都是这两个系统模型的一部分。
4. 不要把APS看成考试,是一场谈话
很多人去参加APS非常非常紧张,甚至是焦虑。我参加完后觉得这种想法是错的。就像APS官网上写的那样:“APS不要求学生记忆所有的知识点,是一个针对学历真实性的审核。” 掌握所有课程的基本知识点之后,没什么好紧张的。
APS仅仅是漫长人生路的一个小关卡而已。不畏惧APS考试,正面直球对决,才是可取的态度。关关难过,关关过。
最后祝愿大家都早日通过APS。
P.S.
最后附两篇我个人为是否有用的文章。当时复习的时候,看了之后倍受鼓舞。
有任何问题欢迎来联系我,我可以向你发送我自己整理和网上下载的资料。
联系方式:me@reez.me
第二篇链接失效,以下为此文章备份
自动化通信审核的经验
留德DIY 2018-03-05 17:00 审核
912事件,即为9-12日审核的那一批同学。 他们审核的时候被告知只需要2-3天就能有结果,而他们却苦苦地等上了2周多!两周多呀!!!
好吧,这封帖目的不是说有多么的苦逼,而是向和大家分享一点经验(当然,审核过的同学都知道,我们是有签订协议的,不允许透露审核内容,因此此文不会涉及这方面内容,只是分享点经验,让大家不要惊慌)。
至于经验,只有一个: Don't Panic!
什么复习资料,什么经验必备,全是浮云。 因为无数人说了(当然总是有人不愿意听),APS的目的是看你有没有学过,不是看你学得有多好!!!
【审核前】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 首先,我本科自动化,硕士无线通信,硕士毕业两年了,我大学数学全都是60分,基础课分都不高,专业课分比较高,实验类几乎全是90分以上。
在审核前, 我几乎忘记所有和公式相关的内容。
【准备中】
有经历过的人告诉我如何准备, 很简单, 拿起成绩单,每门课能说关键的内容5句即可。 于是我就这样照做了。 不过,我在这个基础上多做了一件事, 就是把所有的学科主线串在一起温习,这样有助于梳理出知识结构, 即便某个知识点我记不得了, 但至少我们得知道这个知识点在整个体系中的地位吧? 当然,我大学的时候就是这么搞的,后面我会举例说明。
我准备所花的时间是周末两天。
【临审前】
12号到审核部的时候,遇到两个哥们,一个是学通信的,一个是学自控的。都是毕业了回来审的(苦逼的人呀)。 他俩的笔记十分详细, 我瞄了一眼, 比我大学学的时候还细。 好吧,我只能指望审核如我朋友所说的一样。
【开审了】
终于轮到我了,和大家说的一样,丢我到小房间。 好吧, 题目简单到崩溃,虽然题目不是我学得最好的科目,当然也不是我所学的学科内的重点,但是真的太基础了,凭常识就能做出来。 大概15分钟我就做完了题目,在里面坐着等待他们call in me
【过程】
轻松。没有什么别的,过程大家也已经说过了,我也不再描述。 自信一点就好了。 老师在问我的课程(划了很多条线,估计他们都想问的课,是我分不高的课和分很高的课,但他们只问了分不高的),我就把这门课程在所有我的学科中的地位和关键点讲了, 然后他在一边不停地说good, good. 他会打断我,问我随时蹦出的术语和知识点。我都讲出来了,他一般都会说very good. 整个过程很轻松。
感觉,大家不要紧张,自信点。
【感受】
拜托,大家不要紧张啦, 我的均分75分都不到, 关键是审你有没有学过,和成绩单上一不一样而已。 和成绩好坏无关。
【后续例子】
举个我大学学习和这次准备的例子吧:
\1. 三极管 首先,三极管就是一个水龙头。 base就好比开关,collection就好比水管,emitter就好比出水口。 改变开关的大小就能改变出水口的水流(这小孩子都知道嘛),三级管是一样的,base上的电流变化会带来emitter的电流变化。 这是基础
其次,三极管有三种配置方式: CC,CB,CE, 共集,共基和共射。 我知道模电的课会把这讲得很无聊。但是其实很简单。 CE是最常用的,因为他有放大的作用。 CC和CB是没有放大作用的,但是为什么用它们呢? 那是因为他们分别可以有很大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
这里就是阻抗匹配的知识了。 增加输入电阻可以分得更多的信号, 减小输出电阻可以让信号耗损变小。 什么镜像电流源呀,搞的就是这个。 只要知道这个核心就行了, 怎么接的, google一下人人都知道,但不是重点了。
于是把这三极一串, 就是一个放大器了。
。。。。。就这样一直顺藤摸瓜温习, 就可以把整个学科的知识全串起来了。
2, 以自控和通信的知识为例:
所有自控和通信所学习的东西都围绕两样: a.)信号 b.)系统。
对于信号,有两种,离散和连续。关于这两种之间的特性和器件,分别会在数电和模电中学习。
特别重要的是,信号的分析方式: 为什么要付里叶变换(FT)?为什么要拉布拉斯变换(LT)?为什么要Z变换(ZT)?为什么有离散福利也变换(DFT)? 为什么要小波变换? 它们的出现是有原因的。这些知识会在自动控制原理,信号系统,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原因等课程中学习。 例如这条主线我的理解是: FT是把信号从TimeDomain到FeqDomain的方法,而FT有很多限制条件,例如时间内绝对可积,但是有的信号是会发散的,于是我们就引入衰减因子,于是有了LT。而对于离散信号,我们放在Z域中进行采样,于是就有了ZT,离散中的FT就是DFT,因为采样会改变特性(这里又可以顺便温习采样定理。。。等等) 这样一来,信号这条线就被梳理清晰了, 所有和它相关的知识都可以放在上面看看处于什么地位,为什么要这样。bulabula
对于系统,信号传递的介质,其实就是系统。 系统有很多特性,例如在某些系统对高频信号有增强,低频有衰减。 这些特性就是传递函数,画出来的图就是频率响应曲线,或者波特图。 bulabula
3那控制到底学的是什么呢? 控制的目的只有一个, 让误差变为0,而且要快,而且不能有太大的超调。 那怎么做呢? 简单的办法就是让误差作为输出的一部分,随时跟踪和修正。 好吧,这就是所谓的feedback,反馈有两种负反馈和正反馈。 因此,就出现了PID控制。也是最常用的控制。
那要是我们能预先知道输出的结果,是不是就能更好的控制了? 当然是! 于是,就有了状态空间模型,和BP误差前馈网络等神经网络。什么支持向量机呀,就是搞这个的。
bulabula,这样就能把控制方面的知识跑完了。
\4. 什么是CPLD,FPGA 好吧,它就是逻辑门整列而已, 就是在芯片内部插面包板。
\5. 什么是 计算机的结构 风诺依曼 那老头搞定了一件事, 就是让电脑由存储器运算器和外设构成。 所有要完成的事情是需要通过指令来完成。 但是它不完美! a. 因为它把指令和数据都用一个总线传输,因此要先取指令,再曲数据。 于是就有了哈佛结构来帮助改良。 b. 它不容易做到实时和精确控制,因为指令的时间周期是不一样的。因此FPGA等基于逻辑门的器件对处理数字信号就很有帮助。
好奇的小朋友会问,那有没有可能把CPU和FPGA的结构放在一起呢? Bingo, DSP就是搞这个的。
那小朋友继续问,能不能再放点东西进去,什么AD呀DA呀都放进去。 Bingo, SoC就是搞这个的。
好吧,就这样,一直复习下去,两天就把大学所有的知识串起来了。
最后祝大家审核通过。